



此次發布會上,福華推出的FAST/EMIX系列制劑產品均為新型環境友好兩性表面活性劑。該系列助劑創新性地將生物基環保表面活性劑和聚合物成分引入草甘膦和草銨膦制劑產品,極大地提升上述除草劑產品的性能,有望改寫全球草甘膦、草銨膦制劑品牌格局。
張華主席在發布會發言中表示,福華將不斷地依托目前已有的數據資源和農藥單體資源,摒棄行業內的同質化競爭,打造資源配置和技術引領的平臺。未來福華將繼續以與贏創合作的“福贏”模式,與日本花王、各大科研院校以及華星的合作為基礎,不斷完善產業生態鏈,并充分傾聽各個終端市場的不同需求,加強加深在應用端的研發力度,與合作伙伴共同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分享成果。
顏澤彬總經理感謝福華提供的共同發展的機遇。通過此次戰略合作的簽訂,華星化工將專注于擴大在制劑智能化生產方面的優勢,解決產能短板。
靶標導向的綠色 高分子減施增效助劑
發布會期間,記者采訪了負責此次新產品研發的核心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副院長杜鳳沛教授以及張磊研究員。
據介紹,該系列助劑產品是福華通達與杜鳳沛教授團隊以及眾多跨國公司共同研發,發揮各自的資源和技術優勢,歷經3年時間最終篩選出的創新助劑新品。
杜教授介紹了新產品的研發契機。他談道,目前國內草甘膦、草銨膦除草劑使用量較大,而國內企業產品與跨國公司產品的最根本差距在于其制劑技術。這主要體現在理化參數、藥液和植物葉面固液作用過程、附著過程、以及傳導過程。傳統的草甘膦、草銨膦產品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劑均為小分子活性劑,例如目前草甘膦中常用的牛脂氨聚氧乙烯醚,本身作為一個環境激素對人體和生物的危害是較大的,并且已經在歐盟被禁用。尋找替代牛脂氨聚氧乙烯醚的助劑品種成為提升除草劑產品性能的關鍵。
福華研發團隊利用跨國公司先進的實驗室和高通量篩選設備,篩選出了一系列助劑組合物。并利用杜教授團隊獨創的功能性評價理論方法對產品性能指標進行測試,最大程度地縮減試驗時間,快速完成600多個配方實驗,最終憑借福華研發團隊在全國多地的生測驗證試驗,開發出了成熟穩定的創新助劑新品。
將團隊篩選的上述助劑配方引入草甘膦、草銨膦制劑產品后,能夠從以下方面提升產品性能,實現諸多優點:
1,顯著增加噴霧霧滴的尺寸,減少易漂移的藥滴數量。
2,減少液滴彈跳/飛濺,增加草甘膦與葉片之間的靜電作用以及草銨膦與葉片蠟質層之間的范德華力,提高附著量,提升藥效。
3,噴施后,在葉片表面形成高分子膜,減少藥物揮發,促進滲透,發揮更強的藥效。
張磊研究員進一步解釋道,團隊通過篩選研究發現,草甘膦藥液與雜草葉片在接觸瞬間不反彈、不滑落的關鍵在于解決靶標雜草表面所負的電荷,雖然加入大量的牛脂氨聚氧乙烯醚解決這個問題,但這無疑是以安全環保性為代價的。而通過引入新的聚合物成分,只需添加少量的比例,就能達到超過前述產品的效果。
福華研發團隊在全國多地進行的田間試驗表明,與市場現有產品相比,新草甘膦產品持效更長,施用后雜草30天不返青,草銨膦產品更是驚人地達到了低溫30天不返青。除了藥效呈現出令人驚異的結果以外,該系列產品與牛脂氨聚氧乙烯醚等活性劑相比,在保證藥劑性能顯著提升的前提下,其成本和用量又可大幅度下降,并且將生物基的環保型表面活性劑引入到農藥中,具有綠色安全的使用屬性,這無疑具有引領除草劑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意義。